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第32节 (第2/3页)
严厉的某位太傅向他提问一般,他也不敢说自己了解得多清楚,依旧谦虚得很。 ??“那你可知亩产如何?” ??他仔细思索着,才谨慎地回复道,“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出米二至三石。” ??“那这些粟米产量于百姓来说,如何?” ??听到这里,太子有些哑口无言,他并不是什么安坐高堂,不知世事的人,虽然他还只是太子,并没有真正经手朝事,但是父皇行事怠懒,对他又颇为信任,早就将许多奏折都交给了他,有时去行宫狩猎还会让他监国。 ??因此,他很清楚,如今的孟朝还不够繁华,这些粮食亩产对于那些家中人丁旺盛的人家来说,每年交了足够的赋税之后,也不过勉强维生而已。 ??即便如今并无兵灾,也算平和之年,但是每年依旧有许多人是因为吃不饱饭而饿死的。 ??看出太子神色间有些惭愧之意之后,姜虞倒是挺满意的,毕竟他作为未来的帝王,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子民都能吃饱饭,但是总是该抱着一颗怜悯之心的。 ??更何况如今也算大安之年,君主只需守成即可,若是能有几分凌厉手段,再有些许怜弱之心,便已经是非常合格的皇帝了。 ??“若是太子当政之时,粮食产量增加许多,会否多加赋税呢?” ??听到这话,太子倒没有那么惶恐,毕竟他父皇其实真的很不喜欢处理朝政,早就盼着把位子传给他,不像是前朝那些十分忌惮长子,年老之时甚至将自己的孩子一一害死的那个皇帝一样。 ??因此这样好像是在说希望太子早日当政的话,传到宣文帝耳里,他其实也不会生气忌惮太子的。 ??姜虞也是看出了这一点,而且她确实很欣赏这位本该早逝,英明神武的太子,才会选择他,也顺便为他造一番势。 ??毕竟宣文帝虽然算个好人,但其实算不上是个好皇帝,只能说比较平庸,太子才属于那种比较出色,或许会成为流传后世,有些名气的皇帝。 ??如此看来两相比较之下,自己作为旁人以为的仙人,选择太子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未来帝王辅佐,或许还更为合理一点。 ??在听到国师的问话之后,太子却是沉默了一会儿,他从未在这样的假设下想过问题,虽然心中隐隐有感,但他还是认真思索了一番之后才开口回应。 ??“若真是如此,税赋自然视情况而定,但是孤可以保证,不会随意加开旁的税目税种,尽我所能,使百姓能吃上饱饭。” ??虽然他并没有直接说自己一定不会多加赋税,但是姜虞看出了他眼中的决心,也听出了他话中的真意,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 ??太子心中却是有些不明所以,但是心底里却隐隐有了什么猜测,却不敢相信,只能一边否定一边暗自期盼着什么。 ??姜虞依然是那副玉容仙姿,站立在原地,轻轻抬起袖子,朝着天空随意一挥,下一刻,太子以及身后那群随侍的侍从护卫们,还有远处田野里的那些农夫们,便亲眼见到了此生都难以忘却的景象。 ??天空中似乎出现了无数道飞影,在阳光下还闪着金光。直到它们飞到近前,这些人才看清,这些居然都是许多颜色种类各异的飞鸟,它们身上的金光也不是太阳照耀而来的,而是它们身上的羽毛仿佛就是由日光金丝织就而成一般,无比炫目。 ??这些带着金光的飞鸟直直地朝着这处飞来,仿佛无数流光如流星一般汇聚于此,一些人甚至忍不住后退两步,生怕这些飞鸟撞到自己面前。 ??直到这些飞鸟离得极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他们好像都叼着什么东西,同样也闪着光芒,让他们看不清具体是什么。 ??这些飞鸟来到他们的面前,低着头仿佛放下了什么东西,然后便消散成了一缕光,无数飞鸟汇聚于此,不断地低头放下,然后消散。 ??这样的画面持续了许久,直至最后,一只几乎有屋子那么大的神鸟挥舞着翅膀,飞来此处,却并没有直接放下什么,反倒是抬头看了周围人一眼,眼神里好似充满了智慧一般,最后朝着太子的方位点了点头,这才消散。 ??然后金光大盛,一瞬间的失明过后,众人勉强将眼睛睁开,便见得那些闪着光芒的飞鸟好似从未出现过一般,没有留下踪迹。 ??而地上那些由飞鸟叼来的东西也褪去了金光,展现出了自己真实的样子。 ??原本平坦的土地上,突兀出现许多堆积而成的稻谷,铺在地上,好似一条黄金路。 ??作者有话说: ??亩产参考范仲淹的《答手诏陈十事》: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至三石。 ??以及他的《上执政书》:“窃以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石)。” ??也就是水稻亩产大约为二石,粟亩产为一石。 ??两宋时期的一石是49公斤,1亩是0.9市亩。 ??? 第47章 ??“这, 这是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