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1永垂不朽 (第1/2页)
只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一个人也可以完成一场高难度的刺杀。戴笠死后,郑介民如愿的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毛人凤为副局长。在他二人的角逐之间,毛派人散布谣言,说是郑介民贪图局座之位,派人暗杀了戴笠··· 虽然只是小道消息,但却越传越烈。于是蒋介石委派赵继统调查此事,赵继统追根溯源再次提审川岛芳子,却没想到从川岛芳子的口中,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秘密———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在抗战的时候曾被捕叛变。 落到日本特务机关手里的马汉三,自知必死无疑。为了活命,他供出了所有知道的情报。后来,马汉三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释放,重新回到国民党军统工作。戴笠得知此情,没有当场发作,还故意留下一封信,以示对马汉三的信任。 马汉三送走戴笠后,陪同审问川岛的纪录人员向他道出实情。马汉三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遂决定先发制人,干掉戴笠。他找来心腹死党刘玉珠,命其先期赶到青岛,设法在戴笠的专机上安置定时**,制造空难事故。 刘玉珠获悉戴笠登机的时间后,立即驱车来到机场,提出要登机检查安全。由于刘玉珠有华北督导员的身份,因此警卫并没有怀疑他。刘玉珠登上专机后,将一颗高爆定时**放入一个木箱中,并将引爆时针拨到飞机飞临上海上空时爆炸,以造成飞机降落时失事的假象。 至此终于弄清了马汉三投敌叛变、暗杀戴笠的全部真相,于是,赵继统将马汉三等人秘密逮捕,以便彻底查清他们的问题。蒋介石不假思索提笔在调查报告上批了“立予枪决”四个字,马汉三、刘玉珠就被秘密处决,此案结案。至于真相,就是戴笠的接班人郑介民和毛人凤都没兴趣知道。 就在赵继统在调查戴笠一案时,另一起空难事故再次震惊中国。 4月8日,出席国共谈判与****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王若飞、秦邦宪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同机回延安的还有刚被党组织营救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回国的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及著名爱国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9人当日上午,飞机自重庆飞抵西安后,预告准时到达延安。 下午1时许,毛主席、朱总司令、任弼时、林伯渠同志等,都陆续到达东关机场迎候。秦邦宪(博古)同志的爱人张越霞,带着侄儿也来到了机场。 当时,山雾沉沉,乌云低暗,下着蒙蒙细雨。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约2时许,隐约传来飞机的引擎声。欢迎人群的脸上立刻泛起了欣慰的笑容。然而,那高空的飞机声响不多久,又自近而远,渐渐地连声音也听不到了。疑惑、焦虑与不安,笼罩着机场上每个人的心。 4月11日,不幸的消息传到了延安:飞机在飞经山西兴县南海拔2000米的黑茶山时撞山失事。那是一架由由4名美军机组人员驾驶的美式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