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间谍_142余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2余音 (第2/2页)

由美国军事法庭而不是由一个中美联合法庭审判。
  在审判中,沈崇上了法庭并作为证人作证。旁听者限于沈崇的父亲、她的法律顾问们、胡适(时任北京大学校长)、一群国民党官员以及新闻记者们,当然赵继统和林遵也在其中。
  1月22日法庭对被告方的观点未予采纳,皮尔逊被判为对所有的指控有罪,被降为列兵,判处15年监禁。普利查德随后由另一军事法庭在元月30日审判,他被判为犯了攻击罪,因无良举止被勒令退役,并判10个月监禁。案件的处理正在以良性趋势发展,**一度平息。
  然而6月中旬,海军军法官以证据不足为由,建议释放皮尔逊并恢复其伍长职务。
  消息传到国内,各院校师生莫不至深愤慨,抗议壁报遍布各个校园。中国外交部也向南京美国大使馆递交了抗议信,要求维持对皮尔逊的原判,美国海军稍作敷衍后,于8月11日正式宣布,该案证据不足,原判决无效并恢复皮尔逊职务。
  看到这样的结果,愤怒的民众自然加深了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满,林遵也在赵继统面前掉下了眼泪。
  林遵对国民党**腐败深恶痛绝的消息第一时间通过“白鸽”传回“老家”,中共中央获悉林遵有可能转变后,通知上海地下党同志通过郭寿生去与林遵取得联系。
  大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的郭寿生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根据指示设法潜伏于国民党海军内部做地下工作,由于国民党特务监视严密,他一度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与党重新联系上后,郭寿生欣然受命——策反林遵。
  作为至交,郭寿生专程去镇江拜访了林遵,两人同游了金山寺。一见面林遵就向郭寿生大倒苦水。
  “我这次来访就是给你指点迷途的,共产党中央已通知我归队,并叫我同你联系,希望你归顺人民。”眼见林遵的政治信念已经发生了动摇,郭寿生趁机转达了组织的指示。
  同时,为了确保成功策反林遵,打入国民党海军司令部人事署任参谋的地下党何友恪也加入了说服的队伍。
  他既与林遵有很好的私交,也有工作上的联系。在接受策反第二舰队起义任务后,何友恪即更名为陈志远。
  48年9月的一天,陈志远接到林遵的电话,邀请他到家里吃晚饭。席间,林遵问陈志远对时局有何看法。陈志远发牢骚地说:“国民党不亡,天理难容。我之所以要调到上海工作,就是为了避免北上打仗。”
  林遵也叹气:“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想打仗,派我去收复西沙群岛,那是国家主权问题,我十分愿意去做。去打共产党,我不赞成,为什么不能坐下来谈呢?”
  踌躇再三后,林遵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并开始秘密地筹划起义。
  多年后,林遵形容这段时间就如同“在长夜中看到了曙光,黑暗中见到了光明”。
  49年4月23日,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1200余名官兵、25艘舰艇在南京篱斗山江面起义。毛主席称赞这次起义是“在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