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间谍_195和谈前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5和谈前奏 (第2/2页)

央又致电上海党组织,要他们同尚在上海的张澜;黄炎培、罗隆基等交换意见。电文渭:“如果南京反动**及李(宗仁)、孙(科)、邵(力子)、张(群)等接受毛主席的八项条件,并即逮捕各主要战犯(如蒋介石、陈立夫一大批等),以便实现真和平真民主,那就是好的;如果只提出要南京反动**释放政治犯,取消特务,恢复民主同盟活动及容许被封的报纸,杂志复刊等等,那就是很危险的。因为对茚项要求张(澜)、黄(炎培)、罗(隆基)等人不一定肯提出,而对后项要求既易为张、黄、罗等赞同,又易为南京在形式上接受,结果转使民主人士陷入被动,且有承认反动统治之嫌。”要求着重说服他们坚持李济深等55人声明的立场。
  与此同时,中央还向上海等地党组织发出指示,要求他们配合这一斗争,在国民党统治区各大城市发动工人、学生等群众运动,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工会、学生会等团体可公开活动,被启封的报纸可自动复刊,并注意使中间阶层人士的民主运动和群众运动相配合,以揭露李宗仁和平谈判的欺骗性。
  实际上,李宗仁虽然想采取一些旨在争取中间力量的做法,但在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抵制下,所谓“释放政治犯”,“恢复各党派的合法地位”,“启封停刊报纸”等命令,多未兑现。
  这样,就在广大人民面前暴露了国民党并无和平诚意,反使李宗仁处于政治上更加被动的地位。
  在上海、**的****人士,亦未受其蒙骗,李宗仁争取第三方面的企图基本失败。李宗仁这时仍未放弃假和谈的基本立场,但迫于形势,于1月27日致电毛**,表示愿意以八项条件作为和谈的基础。
  在此前后,为了试探我方的反应,李宗仁还安排了一些人士直接与中共接洽。2月23日李宗仁邀请颜惠庆、章士钊、江庸、陈兴甫、冷御秋5人组成“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作为其私人代表赴北平,试探中共意向。
  代表团抵平后,受到叶剑英等盛情款待,还去石家庄转赴西柏坡见了毛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这次代表团的活动共12天,2月17日他们带了毛**给李宗仁的一封信离北平返南京。可谓是“国共和谈”的前奏。
  3月1李宗仁指定孙科、何应钦等10人负责研究和起草和谈方案。
  3月3日李宗仁派员至奉化,劝蒋介石出国。
  3月8日,南迁广州的孙科内阁倒台。
  12日,李宗仁、白崇禧请何应钦组阁,获蒋介石支持。
  3月21日,何应钦新内阁组成。
  23日,何应钦正式就任行政院院长。南京行政院何应钦院长曾于3月28日单独召见“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成员,要了解“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到达北平的实况,他还提出许多问题,表示关心和疑虑。
  该成员据实回答:北平秩序安定,商店厂家已开工营业,共军纪律好,对我们行动不加限制、态度热忱,和谈有望!他听后表示满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