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98闻名难见面 (第2/2页)
客人的,除非有人闹事了才出面。 这天却是一个例外。那个女茶客上楼后,跑堂小邓就把她往朝西窗口的座头上引领,因为冬天下午的太阳转向西侧方向了,朝西的座头可以晒到阳光。可是,这个女茶客却一口谢绝,自顾往临街的东侧窗口那副没有阳光的座头上去了。 坐下之后,要了一碟瓜子、一碟花生和一壶毛尖茶。小邓对于她选择座头之举觉得奇怪,担心会有什么事儿弄出来,于是赶紧向老板禀报。金老板听了也觉得有些反常,便出去看了一下,对这个穿着富贵时髦的服装来茶馆喝茶的女士感到意外,暗忖别是来跳楼自杀的吧? 越想越不放心,就关照小邓,让他通知其他跑堂,大家都盯着这个女人,如果发现她想开窗什么的,立刻上前阻止! 之后,金老板就一直心神不宁。本来是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喝茶的,想想坐不住,索性捧着茶壶出来,亲自坐在离那个女茶客不远的那副座头上监视着。因为不敢离开,所以其实也没敢喝茶——免得上厕所。 巧的是,后来那个女茶客离开时,金老板发现她点的那壶毛尖竟然一口也没喝。汪风帆问:“那么,这个女人坐在那里,有些什么举动呢?” 金老板说“有什么举动?她始终朝外面看着,看的方向就是朝东嘛!”朝东,那就是应家所在的赢德坊路口了。 于是再问:“包括你在内的茶馆人员以及茶客中有认识那个女人的吗?” 金老板说:“茶馆人员中肯定没人见过她,茶客,比较难说,要么问问看。” 怎么问呢?金老板自有主张。因为到他茶馆里来喝茶的一批老茶客都是赊账的,即平时来喝茶都先由茶馆统一记账,到月末那天一并支付就是。 所以,茶馆只要查一查8月3日下午来喝茶的有哪些茶客就是了,他们肯定还记得那个引人注目的时髦女人。 侦查员于是按照金老板提供的名单问了大约二十多名茶客,有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儿说他解放前好像见到过那个女人。这当儿,“好像见到过”总比“没有见到过”要好些,于是就继续追问。 那老头儿带着一点儿不好意思的神情说,解放前他有时会去妓院转转,好像曾在“雅秋馆”见到过这个女人。这是调查所获得的唯一线索,专案组决定往下追查。青岛的妓院早已被取缔,不过还有办法调查“雅秋馆”是否有过这个妓女。 因为取缔妓院时,所有妓院的人员资料如各人的基本情况登记、照片什么的,都是统一造册交到民政局去的。侦查员到民政局查到了“雅秋馆”的这本册子,先请那个老头儿辨认,老头儿却说册子里没有那个女人。 那是怎么回事呢?老头儿说他是解放前两年即1947年见到那个妓女的,你拿来的这本册子是解放后**取缔妓院时的资料。这两年里,她大概已经离开“雅秋馆”了。 侦查员觉得有这个可能,那么,这个女人是跳槽到其他妓院了呢还是从良嫁人了? 这个,还得进行调查。于是,侦查员就去了市局看守所,向三个月前被逮捕的原“雅秋馆”老鸨钟艳兰调查,最后得知那个妓女名叫张少珍,在1948年初夏离开“雅秋馆”,不是跳槽,而是从良嫁人了。 嫁给谁了?钟艳兰不知道,只听说张少珍是去做小(老婆)的。好不容易获得的一丝线索,眼看又要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