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大将军_158章 聚会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8章 聚会1 (第2/3页)

定会有大的动作。
  只要没有了蒙辽的后顾之忧,他就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率大军御敌于国门之外,把战火烧到西夏境内。
  不需太多,他只要能有三十万兵马,就能占领西夏全境。
  哪怕只有十万轻骑也行,他就能搅得整个西夏全境鸡犬不宁,使西夏的经济倒退到几十年前,使他们没有能力骚扰大郑,避免了被西夏杀进大郑境内的惨祸。
  最后,王铮甚至隐晦地特别声明,他可以不带兵,他就在上京待着也行。但必须让曹显和韩庚带兵对付西夏。
  他还说,他之所以举荐曹显和韩庚,没有任何私心,仅仅是因为,曹显和韩庚灵活运用游击战法,才能勉强应付,否则,换谁都会吃大亏。
  两封奏折,洋洋洒洒近万言,王铮午饭都是在书房吃的,直到天色将晚,他才算是终于完稿。
  仔细审查了两遍,虽然全是白话,也几乎全是简体字,但现在的大郑因为王铮的原因,白话和简体字已经非常流行,就连十分廉价的蘸水笔,都是随处就能买到。
  王铮觉得皇上绝对能看懂他的奏折,最起码能懂奏折里说的大概意思。他就封上火漆交给周强,令周强立马进宫,把奏折交给柴公公,由柴公公交给皇上御览。
  一般的大郑官员,奏折均是先由中书省审阅,重要的事才会交给皇上预览。
  可王铮不是一般的官员,他是大郑仅有的三个上柱国之一,还是最能打的那一个。
  凡是他的奏折,必是军国大事,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皇上郑成刚趴到他的某位妃子的身上,柴公公都可直接把王铮的奏折送给皇上,让他扔下已拉好架势的妃子爬起来观看。
  整个大郑有这种特权的,不超过五人,四个武职一个文臣。一个文臣是房相,四个武职是三位上柱国和老王爷。
  因为文官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扯嘴皮子的事儿,改天再办无关大局,可军国大事却不能耽搁。从这一点来说,皇上还比较英明。
  就在王铮写好奏折的时候,代虎代老将军的府邸,他正在陪前来做客的程霸谈话。
  “程将军,可曾听说王铮晌午在御书房里的话?”
  “听说了,王大将军为你我仗义直言,说你我督领松江卫之时,虽然守住了松州和江州,但那么一大片的国境毁于蒙辽之手,不怪你我。而是因为朝廷重文轻武,是松江卫的兵力太弱,是燕云十六州在蒙辽之手,导致北方无险可守。唉!能看透这些的,委实不多,能看透还能直言的,也唯有王大将军了。”
  程霸唏嘘感慨道。
  因为两人作为松江卫的提督和副督守土不力,致使大片国土沦丧,致使澶州被围,致使京师机岌岌可危。
  现今,朝廷命代老将军和程霸,在家反思自己的过失。这一段时间,两人虽人在上京,但家里门可罗雀,备受朝中大臣的冷落,心中的凄凉,自然只有自己知道。
  “唉!谁说不是呢?”
  代老将军也唉声叹道:“幸亏王将军顶住了压力,率兵北上,一路打到了松江卫,把蒙辽全部赶出了大郑境内。否则,你我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唉!军制的确是该变了,松江卫仅有十二万兵力,可只是边境一线,就有四个州六个县需要严加防护,后面还有那么多的城池,每一个城池才能分到多少人马驻守?怎么守?蒙辽大军压境,谁能全都守住?代老将军,程某不服。”
  “老夫也不服,可有什么办法。兵力少是其一,萧达凛太过奸猾是其二,可最主要的,就是王将军说的长城防线,没有天险可依靠,想守住那么大的区域,难。因此,王将军提议,明年开春就从松江卫出兵,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对此,程将军怎么看?”
  “我当然举双手赞成,”
  程霸还没说完,就听堂房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